葛竞(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树立人生目标,不断寻找他未来希望成为的那个人。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英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闪光的种子,英雄面对困难的顽强,面对挑战的勇气,永不放弃的坚韧,都会深深影响孩子的成长。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经典的英雄形象,比如“小兵张嘎”。嘎子这个英勇抗日的少年形象,其特有的精神光彩使之成为一代代小读者们亲切的伙伴、崇拜的英雄。
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也在呼唤着与时代同前进的英雄。这需要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对时代和身边正在发生的巨变有更多的关注。中国人的英雄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积淀,焕发出更为夺目的光彩,其中有中国自古有之的自强不息、永不言弃,又有当代中国人的创新探索、勇于突破。
如何更为立体地塑造彰显时代精神的中国英雄形象,是我在创作《中国航天员——太空追梦人》(党建读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2019年4月)时思考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代代航天工作者用他们的智慧与毅力,对宇宙太空的无限好奇和探索精神,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了探索太空之路;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突破,让中国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前列,令人惊叹,更让人振奋。今天的孩子视野更加开阔,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写出作品的新意,我特别注意将时代特征融入其中。作品中既有我国航天最新的发展,比如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又细致描写了我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细节和趣事——例如怎样开设天宫课堂、给地球上的孩子讲课,怎样在空间站布置属于自己的小空间……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孩子们在充满好奇地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让这些英雄变得更加亲切。
儿童文学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面对的是小读者,让英雄更加贴近孩子的心灵,需要将儿童的视角带入创作。
《中国航天员——太空追梦人》选择了很多航天员小时候的故事。在英雄和小读者同龄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这往往能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从小性格内向,身体素质一般,父母为了让他增强体质,带他爬山游泳,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开朗的个性。青少年时期,对蓝天的渴望让杨利伟有了飞行的梦想。通过努力学习,他先是成为了一名飞行员,而后又被选拔为航天员。孩子跟随英雄的成长历程,一步步走近了英雄,从情感上理解了英雄。在这样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英雄故事给现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启发,真正与小读者的心灵展开对话。
在一次阅读活动上,有个小读者说,他对《中国航天员——太空追梦人》中的一个细节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关于一个小小的红色按钮的故事。航天员们的训练非常艰苦,他们在深深的水槽中进行水下失重训练,用离心机进行超重耐受适应性训练,每项训练都在挑战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训练时,航天员手边会有一个红色按钮,当感到承受不住的时候就可以按动按钮,让训练暂停。但这么多年以来,没有一个航天员按下那个按钮。这个小读者平时参加体育训练,常常会感到辛苦,这个红色按钮的故事,让他感受到,走向成功的路就是要靠坚持与毅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克服各种障碍。我们航天员之所以那么出色,是他们在年复一年的训练中坚持下来的结果。这位小读者在生活中也会常常以此鼓励自己,无论是体育训练,还是学习中遇到困难,以航天员为榜样激励自己。
这就是英雄故事对于孩子们的意义,不仅是让他们看到可以学习的榜样,也让英雄精神成为他们内心的“能量补给站”,为他们的成长鼓劲加油。
郑安格(儿童文学作家):童年勾连着太多美好的词汇:纯真、好奇、探索、幻想……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那里藏着他们的快乐与忧伤、烦恼与困惑、期待与梦想。使用图画与文字两种媒介形式讲述故事的绘本,是通向儿童小小世界的入口。通过图文并茂的故事,孩子们可以充分展开自己想象力的翅膀,去快乐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两年前,我参与了《“最美奋斗者”品德教育系列》绘本中部分故事的创作。在我参与创作的作品中,有两部作品深深地触动着我,它们也收到众多小读者们的积极反馈。
其一是以扶贫干部黄文秀为题材的作品《大山深处的“魔法师”——黄文秀》(海豚出版社,2021年5月)。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到老家广西,前往大山深处的百坭村担任扶贫干部。任职一年多后,她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如何将这样的故事以孩子们更喜欢的方式讲出来,将教育意义和心灵的美善隐含其中,对创作者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在这部作品中,我以一个虚构的人物角色——村里小姑娘的讲述方式,把扶贫当作她眼中能够改变村庄的“神奇魔法”,把扶贫干部理解为神奇的“魔法师”。通过孩子的视角表达“扶贫”这个主旋律现实题材,尽可能贴近儿童对于世界的认知,以平等的视角讲述故事,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增加作品的灵动性和趣味性。
通过对扶贫干部“魔法师”的刻画,可以更好地让扶贫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及黄文秀为了改变村庄命运而作出的一系列努力,在孩子们的眼中变得神奇而有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扶贫干部的真诚和努力。作品中,“魔法师”给村里的老房子换上了漂亮的新衣服,把道路两旁变出了比天上的星星还亮的路灯,给乡亲们也带来了比砂糖橘还甜蜜的笑容。然而,也像魔法世界的传说一样,“魔法师”消失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带走了全村人的眼泪。故事的最后,当小姑娘长大,坐在砂糖橘树下的时候,耳边响起了梦中黄文秀的话——“把希望带回家乡”。
其二是《行走的“界碑”》(海豚出版社,2021年7月),讲述的是“七一勋章”获得者、老兵魏德友的故事。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号召,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30多名战友远赴万里之外的茫茫戈壁,通过放牧的方式巡边护边。2002年,魏德友夫妇退休,他们继续义务戍边。
魏德友的故事时间跨度更长,且守边题材对于年幼的孩子们而言并不容易理解。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边境地区的历史与环境,以及深入分析魏德友守边岁月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与意象后,最终在这个故事里,我选用了一个特殊的叙述主体——173号界碑。界碑是边境的标志,也是战士们坚守边境的象征。173号界碑在魏德友居住的小屋向西8公里的地方,它是魏德友守边生涯的见证者。
作品以173号界碑的自述开篇,引出故事真正的主人公魏德友的出场。为了增加作品可读性、趣味性,我还融入了孩子们喜爱的元素,如将出场时的魏德友形容成“赶着羊群的小老头儿”,将他守边生涯中两个重要物品——望远镜与收音机,比作他的两件法宝,“千里眼”与“顺风耳”。讲述故事之后的升华部分,我将魏德友与173号界碑两个形象在“为界碑描红”的画面中融为一体:“当他在我身上给‘中国’两个字描红的时候,祖国的形象,一点点在我眼前清晰起来——一横,是山川壮美;一竖,是江水纵横。”这位可敬可爱的戍边员形象,也在孩子们心中高大清晰起来。
绘本的创作,不仅令我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特点,也为我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技巧,如故事叙述、角色刻画、冲突设置、场景表现等。对于儿童文学创作,我希望我的故事不仅能为孩子们带来有趣的阅读体验,也传递给他们积极的力量与美好的梦想。正如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所言:“梦想也会长大,不过是朝着童年的方向。”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