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作至死:789万日本老人还在打零工
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消息,备受关注的日本老年人工作现状,是一个让全亚洲警示的信号。
前段时间,《纽约时报》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报道:
【资料图】
73岁的大波良仁,如今也未能脱离工作。他每天凌晨1点半起床,随后驾车1个小时前往面向东京湾的青果市场,将一筐筐沉重的货物搬上货车。在天亮之前,他要按照订单将果蔬送往市内各处的餐厅。繁忙的时候,一天要前往十来家。
对于早该颐养天年的大波先生来说,“过了70岁仍在工作,感受不到丝毫乐趣,只是为了生活,不得不这么做罢了”。
图源:《二十五,二十一》
无法停止工作的日本老人
简单回溯一下大波先生年轻时的职业经历,就能明白他退休之后仍需要工作的理由:
他年轻时在出租车公司当过司机,后来为了挣钱而辞职,成为一名独立的货车司机——
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公司的庇护,偏离战后日本主流的“终身雇佣制”的工作路径,意味着他要失去稳定的工资、定期的晋升,以及一半由企业负担的养老保险。
年轻时,货车司机的收入也许一度还不错,但过了50岁之后就收到医生的警告:他的腰椎不能再承受过度的重物搬运。
15年前,大波先生开始了青果市场的配送工作,虽然相比前一份工作,其重量级轻松了许多,但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这仍是一份严酷的体力劳动。
图源:《我亲爱的朋友们》
大波先生从65岁之后开始领取日本政府发放的养老金,但由于不能享受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每个月只能拿到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00元)。
在长寿之国的日本,像大波先生这样,由于养老金不足以维持生活,在70岁之后仍然不得不继续工作的老年人,正在膨胀为一个越来越壮大的群体。
另一方面,伴随着少子化现象愈演愈烈,年轻劳动力不足,这些老年人正在填补超乎他们体力所能胜任的劳动力市场。
《纽约时报》在对大波先生的报道中,用标题总结了这一社会现象:“退休是梦中之梦,不得不工作的日本老年人们‘严苛的老后’。”
从日本公共职业安定所公布的另一组数据中还可以看到:2019年,日本65岁以上的求职登录者达到59万人——这个数据是10年前的两倍,而自从2017年后,70岁以上的求职者也在增加。2017年年满70岁的求职者,意味着在1947年至1949年的第一次“婴儿潮”时期出生的806万人,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团块世代”,正在成为庞大的超老年人群体。
他们从2022年开始陆续年满75岁,这也使得这一年,日本7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首次超过了15%。
于是日本社会出现了很分裂的现象:
一方面,是社会需要负担的老年人养老金越来沉重,人们为自己的老后生活忧心忡忡。另一方面,人们又将“世界第一长寿国”作为骄傲的谈资,75岁还不算太老。
在2022年,日本连续52年增加的“百岁老人”达到90526人,比上一年又增加了4016人。大街上的宣传海报、电视上的新闻节目,随时都有人在高喊“人生百年时代”的口号。
图源:《我亲爱的朋友们》
我在日本遇到过许多在“人生百年时代”燃烧生命的老年人。他们是支撑日本战后经济复兴的主体,创造了泡沫经济时期的繁华。尽管经历过泡沫经济的破灭,仍然满怀雄心壮志,退休之后也不愿放弃改造社会的愿望。
例如被称为“日本国民编剧”的仓本聪,80多岁还在开展演剧工坊、培养戏剧界年轻的新人;例如“第一列车设计师”水户冈锐治,75岁的今天仍在推出新的设计作品……也有一些中国人也很熟悉的名人——74岁的村上春树,刚刚写完一本40多万字的小说,81岁的安藤忠雄,患癌被摘除5个脏器后还在建造儿童图书馆……
安藤忠雄。图/视觉中国
在日本各地旅行时,也遇到过一些70多岁了还在经营民宿的老年夫妇。即便拿着很高的公务员退休金,他们也不肯闲下来,还积极讴歌着“第二人生”。
有时也难免感慨,这些老年人是我在日本见到的最有干劲的一群人。与年轻人中层出不穷的“废柴”和“家里蹲”群体相比,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都更充满力量。
也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活跃,外界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觉:日本老年人精力充沛、热爱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但收入稳定的精英阶层,真的能代表日本的现状吗?还是说,从事体力劳动的大波先生才是底层的大多数?
日本老人究竟有多累?
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眼下日本65岁以上的909万名从业人员中,正式员工只有120万人,剩下的大部分都属于临时工和兼职工等非正式员工。
在这些非正规雇佣的老年人中,最多的人从事批发贩卖业(大波先生的情况就属于这一种)和零售业,其次是农业和林业,再往后依次是服务业、制造业和医疗福利业。
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家楼下的便利店,平日白天总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站在收银台前,因为反应力稍微有点儿迟缓,常常会有年轻的顾客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在某个农村遇到的农家阿姨,每个月只能拿到5万日元退休金,必须找工作补贴生活,但年纪大了没有体力继续从事农业劳动,后来找到一份短工,每周在老人院工作一天,从晚上9点到早上9点,一个月勉强能拿到5万日元;
退休金不够用的农家男人们,会从事一些门槛更低的工作,例如跑跑长途汽车,或者贷款买一台小型吊车,哪里有施工现场就去哪里接活儿。
在日本工会总联合会《老年人就业的相关调查2020》中,关于60岁以上仍在工作的人员的工作状态,回答最多的是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5天”,他们的月薪最多的在5万日元至25万日元之间。
其中,正式员工的月薪为33.1万日元,非正式员工的月薪为13万日元,悬殊巨大。很多日本企业,就会以这种非正规雇佣的方式,积极雇佣60岁到65岁之间的老年人,体力尚好,工资减半,十分经济适用。
日本政府多年来积极地推行扩大老年人就业,目的就是让这些精力充沛的老年人,也成为失衡的养老金结构的一大支柱来源。但人生百年时代,当60岁的人变成70岁,事情也许并不会那么如人所愿。
图源:《我亲爱的朋友们》
无论身心条件还是体力条件,让他们从事不异于年轻人工作量的体力劳动,都将是十分艰辛的一件事,一旦出现健康问题,所谓的“自助”就会完全无路可走。
可现实不给他们提供第二条路:一个不工作到死就无法生活的时代已经来临,往后很多人的一生,不会再有“退休”两个字。不管他们是不是认为:就这么在工作中走向人生终点,实在是太过悲伤了。
有趣的是,当老年人工作到死的时候,日本的年轻人正在憧憬退休生活。
2019年,日本财团针对17岁到19岁之间年轻人做了一个意识调查,问及对退休年龄的希望,42.8%的人选择了“65岁之前”或“65岁”,有人在“原因”一栏写下:“工作到法定年龄后,就可以拿着养老金悠闲度日了!”
他们的未来不会太远,2019年19岁的年轻人,在2065年将来到他们理想的退休年龄,而在这一年,按照预测,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将达到史上最高的38.4%。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