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1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栾秀玲)今年1月31日,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在线报道了一位17岁时发生记忆失常,并于19岁被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AD)的病例,一度登上热搜。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患者,改写了世界上对该病发病年龄的认识,颠覆了“AD专属于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那么,阿尔兹海默症真的年轻化了吗?烟台当地发病率怎样?能否治愈?会对家庭带来什么颠覆性的改变?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阿尔兹海默症不等于老年痴呆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阿尔兹海默症到底是什么病?它是不是等同于老年痴呆症?
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唐剑华介绍:“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起病隐匿、但会不断发展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我们临床上,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认知功能的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会慢慢忘记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是谁、怎么吃饭、怎么大小便等,病因迄今未明。”唐剑华告诉记者,阿尔兹海默症只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类别,发病率最高,在老年期痴呆中占比达50%~70%。
“痴呆,只是我们说的一种症状。”唐剑华说,引起痴呆的原因很多,如脑血管病、脑炎及相关疾病、癫痫、中毒、肿瘤、遗传病等,从儿童到老年,各个年龄段都有,但是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年龄多在60岁以上,有特定性,另外,由于家属的不重视,往往被延误治疗。
唐剑华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说,为了确诊患者是否是阿尔兹海默症,临床有时候会用“腰穿脑脊液检查”来排除其他因素,但是患者一听说腰穿这两个字就表现出强烈的拒绝。回家后病症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家人会带患者去往大的医院再次检查,但是大医院提出“腰穿”并确诊后,家人往往悔不当初,延误了最佳治疗的时机。
烟台阿尔兹海默症发病人群多在60岁以上
“在基层医院,临床多年来观察发现,阿尔兹海默症就诊者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发现,病情大部分就是中到重度,没有任何可以提前预防的机会。”唐剑华说。
“我发现有一种共性,就是患者家属总认为老年人忘记事情就是‘老糊涂’,一切都是正常的,根本不会想到要来医院看一看。”直到随着病情进展,老人开始进一步出现其他症状,尤其是精神方面,可能会多疑、走丢、不由自主地动手,打人骂人、喋喋不休,这才会引起家人的注意,但是这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宣武医院的19岁患者也引起了唐剑华的关注,她说在烟台,还没有发现这么年轻的患者,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人群多在60岁以上,尤其80岁以上更多,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提高。但是近几年确实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经历无症状期、轻度认知障碍期及痴呆发病期,其中从无症状期到出现明显痴呆症状的时间大约为17到22年,这是最佳的治疗时间,“如果等到明显痴呆症状再来诊治,患者的认知障碍就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痴呆的程度随着病情的进展,会由轻度逐渐发展到中度、重度直至患者去世,这个过程平均历时约为10年左右。”
患病家庭负担沉重,很多人选择了停药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显示,过去30年来,阿尔茨海默病一直在中国死因排行榜上居于高位,已经从第10位快速上升到了第5名,每年相关致死人数已经超过了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另一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中现有5000多万认知障碍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有1500多万,每年花费1万多亿元,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逐渐失去自理能力,吞咽功能出现障碍,很多人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对每个患有该病的患者而言,药物要长期服用,延缓病情的进展,同时配合康复训练,更需要财力的支持,另外,对病人的照顾才是最大的成本,因此,很多受访家庭都慢慢选择了停止治疗。
采访中,一位家庭算了一笔账:她的父亲在8年前确诊该病,8年时间里,除去医保报销的部分,不算保姆的费用,在治疗方面他们全家已经花了20多万,目前这位老人已瘫痪在床,她自己也已经退休专职照顾老人,“费用比以前还能减少一些。”
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预防及训练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焦点。“作为一所公立医院,烟台山医院正在着手联合体育局及烟台大学,编一套属于中老年人的健身操,其中也会编排进去一些预防老年痴呆的动作,希望这套健身操出来后,能成为新的广场舞形式,为市民带去健康。”
本地 真实案例《遗忘,从最熟悉的人开始》
责任编辑:高涵
审校:赵璇
X 关闭